商标分类 | 商标新闻 | 商标知识 | 交易须知 | 海外注册 | 专利常识 | 专利分类 | 专利检索 | 专利申请 | 商标查询 | 商标注册
保护监测 : 法律法规 : 资料下载 : 企业简介 : 证书展示 : 商标在线咨询 : 公告


校服印枸杞商标为何引争议

发布时间:2019/4/19 17:25:44 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395

近日,宁夏彭阳县王洼镇中心学校的“校服印枸杞品牌名”一事引起多方关注。据悉这批校服来自一家企业的捐赠,目前已经全部回收调换。此事曝光并引发舆论争议后,涉事的宁夏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很自责,认为本来想做一件好事,结果没做好。

虽然这批校服源于无偿爱心捐赠,性质不同于一般的付费广告,但造成的负面观感不可小觑。背负着枸杞商标的校服,这份尴尬既是属于学生们的,也是属于捐赠人的——前者在没有选择的前提下,变成了“移动广告板”;而后者虽能自己做主,却以一种最不明智的方式来追求所谓的“公益回报”。

理论上,只有慈善行为同时给捐赠人和受赠人都带来了“福利”,才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就此而言,企业给学校捐赠校服,并不是不可以追求回报,也并不是不可以进行品牌营销,关键还是分寸和技巧。动辄将商标打印在校服上,如此做法还是太简单粗暴了。

长期以来,涉学校的爱心捐赠,其实一直未能很好解决捐赠人“利益实现”的问题。常见做法是,针对大额捐资助学,往往以冠名的形式作为“回报”,比如说冠名学校,冠名图书馆等。但对于小额捐赠、实物捐赠等,校方“回报”捐赠人的成熟办法却不多,这客观上抑制了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慈善热情。

“希望校服”项目效果不好,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捐赠企业,印上枸杞品牌的校服还是招致了轩然大波。此事实则很难单纯归咎于相关公司太功利,而更多还应该从整个慈善文化、募捐运作机制上去归因。当我们无法提供有吸引力的“回报方案”,便不能激励更多的爱心企业慷慨解囊,由此导致慈善“源流萎缩”,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可是,一旦为了慈善“开源”而不顾体面、抛弃底线,那么所谓的“慈善”就又会失去意义、扭曲异变了。

“校服印枸杞品牌名”,无疑是一次极其糟糕的尝试。以失败的个案为戒,重申爱心捐赠的道德伦理底线,探索得体、可操作的捐赠人利益实现方式,才能推动慈善事业更健康发展。(然玉)



客户服务热线:86-754-88282008 88922008 82882008 82992008
传真:86-754-88282008 手机:13353082008 Email:88@2008IT.cn
公司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金环路建南花园11栋楼下   本站是汕头市专利协会会员单位
是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潮商”杂志理事单位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汕头市法律服务所 王晓东(主任)律师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06095137号 本站通用网址:京奥、京奥商标网、汕头商标网 本站广告位置招商
 汕头市京奥网络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2-2008 中国电信及广东网通提供网络 邮编:515041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