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为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禅城区积极推动实施商标战略,商标工作各项指标持续快速稳步增长。截至今年7月底,禅城区累计注册商标总数达到69116件,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159件,年增长超万件,总数是2010年同期的3倍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4件,是2010年的2.2倍;有集体商标6件,较2018年增长1件;有马德里注册商标137件,较2018年增长4件。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商标培育,该局按照“积极培育,着力扶持、重点推荐”的原则,构建能出能进的商标动态孵化库,并重点对商标孵化库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
为了营造市场公平环境,禅城区不断强化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扎实开展各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在防范、打击各类商标违法行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2018年成功办理了佛山市首宗商标代理机构违法案件,此案件同时入选全国“2018年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商标预警”是防患于未然的有效防御手段。自2012年全国首个商标预警平台——佛山地区商标预警平台上线以来,禅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向辖区内企业及组织发出商标抢注预警公告300余份,指导相关主体及时维权,提升权利人商标保护的意识,避免遭遇抢注威胁,社会反响良好。
为进一步激发全区市场主体活力,加速形成以自主品牌、自主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增强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2017年禅城区出台了相关办法,对中国驰名商标、集体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马德里注册商标给予了资助。今年以来共收到29家企业申报的71项商标资助申请,较2018年增加7家申报企业及14件资助项目,政策的普惠性、资助的广泛性进一步提升。
根据国家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要求和部署,今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推荐了37家企业加入佛山市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企业名录库,并发放了佛山市知识产权重点保护企业证书。通过加强企业知识产权预警保护、加强执法保护、加强名称登记保护、畅通维权渠道等多种形式对重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通过快速查处重点企业举报投诉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强化重点企业维权、快速授权确权的指导,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和贴身服务。
禅城区作为南粤岭南文化发源、传承的重要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避免此类公共资源名称被恶意抢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深入推进商标“复兴”工程,协调和指导相关团体、组织对其进行商标注册,并逐步建立起注册→使用→维权的公共资源商标保护体系,对被抢注的“石湾”“南庄”“绿岛湖”“行通济”等公共资源商标提出异议与申注,擦亮文化品牌。
撰文:孙景锋 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