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19日发布通告,依法驳回“杨倩”“陈梦”“全红婵”等109件商标注册申请,并将不断强化对包括奥运健儿在内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姓名的保护。(8月19日新华社)
依法驳回,诚实可贵。不过,为了防范再次出现类似现象,笔者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应该趁热打铁,教育引导公民学会正确注册商标。驳回诚可贵,教育正当时。
明确危害,追责教育,让其汲取教训。通告指出,个别企业和自然人把“杨倩”“陈梦”“全红婵”等奥运健儿姓名和“杏哥”“添神”等相关特定指代含义的热词进行恶意抢注,提交商标注册申请,以攫取或不正当利用他人市场声誉,侵害他人姓名权及其合法权益,已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是明确危害,让其明理。同时,笔者认为,也有必要进行追责,通过追责教育,让其汲取教训。国家知识产权局予以谴责,并依据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的规定,快速驳回。谴责和快速驳回,是教育。但是,还不够严厉,还应该对其进行追责,给与惩罚,提出警告,比如让其进入黑名单,设立申报注册限制期,等。以此达到“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高压态势,对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恶意申请商标注册、图谋不当利益的申请人及其委托的商标代理机构依规严肃处理”的效果。
重申规矩,正面教育,激励正确申请。之所以会发生恶意注册商标事件,表面看,是某些商家的蹭热度;内里分析,则是商家不会正确的申请商标注册。为了避免此类恶意商标注册事件再次发生,笔者认为,除了对恶意注册者进行驳回、谴责、追责外,还要对其他人进行正面的教育疏导。普及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如何正确申报商标注册的方法,尤其是在发生重大事件,出现名人英雄的时候,更要主动出手,对商家进行教育,要爱护国家形象,爱护名人荣誉,珍惜国家精神财富,要学会通过注册商标打造正能量、传播正能量。唯如此,才能防患于未然,有效防范类似恶意注册商标事件再次发生。
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需要正确申请注册商标。注册商标,是建设美好商标文化,促进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鼓励主动挖掘社会资源,应该引导商标注册创新,只有不断加大商标文化注册的宣传力度,打好更多的主动仗,才能让商标注册之路远离恶意,牵手善意,阳光灿烂,宽广通畅,释放更多正能量,为商业经济发展注入磅礴商标力量。
殷建光
编辑: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