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分类 | 商标新闻 | 商标知识 | 交易须知 | 海外注册 | 专利常识 | 专利分类 | 专利检索 | 专利申请 | 商标查询 | 商标注册
保护监测 : 法律法规 : 资料下载 : 企业简介 : 证书展示 : 商标在线咨询 : 公告


特写: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实施商标战略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0/7/10 9:58:23 来源:网易 浏览次数:193
"黄灿灿的薯条油炸溜溜的片,白生生的洋芋粉卖上了好价钱。黄土地培育出新品种,新品种抢先把市场占。小商标里有个大战略,工商服务我们可要好好把钱赚……"定西农民哼着自编的歌谣,唱出了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感谢。 

定西市工商局积极实施商标战略,大力服务"中国薯都"建设,2009年安定区马铃薯产业产值7.57亿元,农民薯业收入人均1992元,占纯收入83.3%,使昔日的"土蛋蛋"变成今天的"金蛋蛋",实现了从"救命薯"到"温饱薯"、再到"致富薯"的跨越。温家宝总理对定西"小土豆、大产业、管大用"的发展模式深感欣慰,给予充分肯定。 

近两年来,甘肃省工商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走出欠发达地区、西部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新路子"的总体要求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高举服务经济发展的旗帜,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为重点,以"产品品牌化、品牌名优化"为中心大力推进商标战略,有力地助推了甘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效注册商标13322件,中国驰名商标15件,甘肃省著名商标35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4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以来新增驰名商标12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8件。甘肃省商标协会获得中国商标节最佳组织奖和最佳创意奖,天水市荣获"国家商标战略示范城市"称号,兰州黄河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称号。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商标战略这条"彩练",在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手中舞出了一道又一道道绚丽夺目的彩虹,走出了一条"小商标大战略大服务"的商标兴省战略之路! 

  商标战略:创造区域发展优势 

近年来,市场竞争硝烟弥漫,已跨越产品竞争阶段,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温家宝总理曾指出:"自己的名牌产品和知识产权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商标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重要的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商标拥有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成为衡量其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 

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绪胜告诉记者:"环环都是服务链,人人都是服务员。大力推进商标战略,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创建一个品牌、拉动一个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 

甘肃省工商局有关人员介绍,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商标抢注"的案例层出不穷,国内有15%的商标在国外被抢注。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必须在国内甚至国外注册属于自己的商标,以取得法律保护。目前,在国内申请注册一件商标,费用2000元左右,即使境外注册也不过2万元,但如果被抢注,想要再"赎回"商标,企业往往要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 

"现在商标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用来区分不同的商品来源,"省工商局的工作人员说:"它已成为凝结企业产品质量、经营理念、售后服务、企业信誉等企业综合实力的载体,它给商品创造了无限的、不可估量的附加值。"2008年6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标志着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7月,国家工商总局制定《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意见》。 

甘肃省工商局根据甘肃省政府立法计划,广泛调研,反复论证,数易其稿,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甘肃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制定《甘肃省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条例实施办法》、《甘肃省著名商标认定工作规则》、《甘肃省著名商标认定廉政工作守则》、《甘肃省著名商标考查回访制度》;今年4月,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工商局关于加快实施商标战略推进甘肃经济发展的意见,形成了实施商标战略的政策支持体系。天水市政府和定西市政府出台政策,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甘肃省著名商标企业分别给予50万和5万元的奖励;陇南市工商局积极协调建立对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企业奖励机制,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市场主体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热情。 

作为实施商标战略的负责部门,全省工商系统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自上而下成立了商标战略实施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甘肃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绪胜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全省工商系统把商标战略实施情况列入工商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健全了商标工作考核制度,积极推进商标战略实施。 

甘肃省工商局经过深入调研,综合分析了产业基础、资源状况、技术水平、区位特点等诸多因素,运用比较优势策略,准确定位发展方向,制定了"择优扶强,做大做强"的总体工作思路和三大工作重点促进甘肃实现从"卖原料"到"创品牌"的历史性跨越。:一是大力培育特色农业商标。我省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孕育出众多特有品质的农产品,为工商部门大力开展"商标富农"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二是大力培育优势工业商标。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在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民族工业等方面,认真培育名列全国前茅、发展前景良好的重点商标企业。三是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商标。围绕"丝绸之路"金字招牌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积极培育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特色商标。 

围绕商标兴省战略总体工作思路和三大工作重点,全省工商系统开展"商标强企、商标富农、商标维权"活动,全省工商系统干部通过开展"万户企业服务行"活动,走出机关,走出工商所,深入厂矿企业、跋涉田间地头,发挥工商职能作用,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商标战略服务工作热潮迭起、汹涌澎湃。 

---加大宣传。通过召开座谈会、印发宣传材料和上门宣传、举办商标知识讲座等方式,向企业大力宣传实施商标战略的重要意义;通过商标提示、商标展示等方式大力宣传商标无形资产的价值,鼓励企业积极申报"著名"和"驰名"商标,引导企业提高商标知名度,自觉运用商标品牌策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 

---强化指导。认真落实《甘肃省工商局关于加大地产品牌培育扶持力度积极争创驰名商标的通知》、《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做好驰名商标培育工作的通知》精神,鼓励拥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优势产品的企业使用注册商标,帮助企业熟悉商标注册的条件和程序,积极参与注册商标的谋划、设计,对企业的商标办理、使用、管理和自我保护及时给予"一条龙"指导;大力培育自有品牌,积极指导和扶持企业争创著名、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 

---优化服务。对企业注册商标和争创著名和驰名商标进行全程跟踪,靠前服务;建立商标信息数据库,定期进行回访,认真听取意见,积极献计献策,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和完善商标服务制度,及时提醒企业做好商标的注册、续展、变更、转让、使用许可备案等,避免商标被恶意抢注,或因续展、变更、转让等不及时造成无形资产流失。 

商标战略的航船已喷发出积蓄的能量,强势起航…… 

商标强企:凝聚企业文化精髓 

商标战略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市场主体争创名牌的积极性,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产品也为市场主体带来了蓬勃的发展生机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记者在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了解到,莫高公司"莫高"商标于2008年获得甘肃省著名商标后,公司明确提出葡萄酒发展瞄准全国"三甲"的追赶战略,谋划全国市场布局,加快发展,加速扩张,市场销售快速增长,资源最优配置。"莫高"葡萄酒营业收入由2007年的3.58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4.22亿元,年增长17.87%;实现"莫高"葡萄酒在全国的行业地位由2007年的第六位跃升到2008年的第五位;销售区域已由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延伸到除台湾以外的全国销售网点,葡萄酒销售呈现量价齐增、产销两旺的高速发展态势。2009年4月,"莫高"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为驰名商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发展势头更为强劲。 

我省著名的品牌策划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于永俊说:"商标不仅是一种智力成果,而且还是企业形象的代表。商标知名度越高,其含金量愈高。对消费者而言,著名商标意味着商品品质和企业信誉。"兰州千圣火锅店是我省肥牛行业的佼佼者,其"千圣"商标获得甘肃省著名商标后,在行业中名声大振,立即有6家企业要求加盟。 

工商机关在引导市场主体注册商标加快发展的同时,特别注意盘活商标资源,使亏损厂"浴火重生"。天水市麦积区新阳水泥厂成立于1986年,该厂生产的水天阁牌水泥在同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2001年,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市场份额急剧下降,濒临倒闭,加上企业原负责人商标意识不强,商标到期未及时续展,水天阁商标被注销。天水市工商局麦积分局得知后,不但主动上门服务,积极联系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为其重新注册水天阁商标,还引导外地一家企业承包该厂,原企业以商标作为无形资产投资。如今,企业沿用水天阁商标,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新阳水泥厂负责人激动地说:"一件商标救活了一家企业,工商机关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著名商标除享有普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外,还享有普通商标所不具有的企业名称登记方面的特殊保护。兰州的经营者陆海军于2003年开办了"火吧"餐饮,于2006年核准注册了"火吧"商标,核定服务项目为咖啡馆、餐厅、饭店等10个服务项目。因为其经营模式很受市场欢迎,兰州多家餐饮店以"火吧"作为企业名称,并在门店上突出使用,使商标所有人陆海军蒙受经济损失。"火吧"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后,商标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避免了类似问题的发生。 

为了帮助企业开拓发展思路、寻找对接商机,工商部门积极组织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赴大连、长沙、青岛、重庆等地参加"中国商标节"、"西洽会"和"亚太地区地理标志国际研讨会"等大型活动,充分展示我省商标品牌形象,取得良好效果。有位企业老板感叹:"眼界就是财富,人脉就是生产力。我们的发展,离不开工商部门的牵线搭桥啊。" 

商标富农:服务现代农业经济 

一个商标可以撬动一个产业!甘肃省工商局局长张绪胜曾多年担任武威市委书记,对农业情有独钟、十分熟悉。他告诉记者:"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商标战略,运用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就能有效地将边远和欠发达地区的地缘劣势转变为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从而摆脱经济落后局面。" 

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虽然是一个贫困地区,但"东乡手抓羊肉"却闻名遐迩。仅我省凭借"东乡手抓羊肉"奔富路的就有400多家企业,吸纳2万就业人员,年产值超过3亿元!东乡县"东乡手抓羊肉"商标品牌管理协会负责人高兴地说:"多亏注册了东乡手抓羊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靠工商局帮了大忙啊!" 

全省工商干部广泛深入开展"商标上山下乡"活动,大力实施以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为核心的商标富农战略,深入开展"一社一品、一所一标"活动。广泛推行"公司+农户+商标"经营模式,将分散的农户以农产品商标为纽带、以龙头企业为通道连接市场,利用商标扩大农副产品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农业产业化程度。加强涉农商标管理,建立涉农注册商标数据库,对已注册的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农产品商标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定西市工商局注重培育地方品牌,先后指导有关市场主体申请注册了新大坪、陇上大坪、鲁家沟等10多件商标和定西马铃薯、陇西白条党参、陇西黄芪、岷县当归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按照"品牌+团队精神"的营销战略,定西马铃薯在稳步占领华东、华南、西南市场的同时,逐步向国际市场迈进。 

陇西县工商局紧紧抓住该县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的有利时机,加大商标宣传力度,帮助企业设计商标,引导当地中药材龙头企业申请注册了陇原牌黄芪、效灵牌药膳等10多件商标。2008年,陇西黄芪、陇西白条党参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陇西各类药材年销售量与上年相比增长30%以上,中药材产业实现年产值4.5亿元。 

武威市"天梯山"牌人参果现在家喻户晓,这种原产于南美洲的水果,自从在凉州区张义山区扎根后,不仅茁壮成长,而且为这块热土摘得"中国人参果之乡"的金字招牌。当地2000多户山区农户、8900多人,靠温室种植洋水果致富,平均每亩纯收入2.1万元。张义山区人深知,在丰收的果实中凝聚着工商干部大量心血和汗水。几年来武威市工商局干部多次深入人参果种植基地,从商标立意、图文设计等多方面,给人参果协会出主意想办法。伴随天梯山人参果的名声越来越大,张义山区昔日靠救济的贫困农民彻底甩掉了"老救济"的帽子,现在仅这一项产业就人均增收800元。 

张掖市工商局甘州分局积极推进商标富农工程,实现了特色农副产品由"提篮小卖"向"品牌立市"的转型。甘州区杰灵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鸡蛋,没有注册商标前鸡蛋售价低、销路不畅。工商干部多次到合作社分析研究,为合作社成功策划并注册了"紫家寨"牌鸡蛋和"杰灵牌"饲料两个牌子,"紫家寨"牌鸡蛋每公斤比同类鸡蛋高出近1元钱,并成功走入全区8家大型超市和2家集贸市场,合作社从1个乡镇的2个村延伸辐射到周边8个乡镇40多个村,发展蛋鸡养殖量达60多万只,每天向市场提供鲜蛋1万多斤,鸡蛋产品不仅占到张掖城区市场份额的30%,并且远销到敦煌、嘉峪关、金昌、兰州以及新疆、宁夏等地。同时,合作社坚持"让利于民、助农增收"的原则,鸡蛋收购价每公斤比市场零散收购平均高出0.1-0.2元,积极带动了沿山地区贫困乡镇的2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合作社也被甘肃省农业厅评为"全省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平凉金果"证明商标注册后,又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使"平凉金果"的身价从注册前的每公斤1.1元上升到注册后的每公斤2.1元,增长91%;农民人均收入由注册前的558元上升到注册后的730元,增长30.8%,占农民总收入的30.2%;年销量53万吨,其中出口6000吨,销售额11亿元;占当地农业产值的39.5%;从业人员25万,占总人口总数的12.63%。平凉市泾川县、静宁县喜获国家绿色苹果质量认证,分别被授予"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红富士之乡"…… 

在全省工商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省的证明商标注册数量由2007年底的6件猛增到目前的24件,名列全国第十位。甘肃省委的一位负责同志说:"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的工作中,工商部门功不可没!" 

"农字号"的商标效应,在调动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积极性、促进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方面,正在成为甘肃新农村建设的耀眼亮点。 

商标维权: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不仅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需要,还是激励自主创新的需要,也是提高经济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 

全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被认定为驰(著)名商标的企业进行重点保护、重点扶持、规范管理和跟踪服务,引导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商标管理机制,完善商标管理制度;对已申请注册的商标,提升品牌档次,加大保护力度;对产品已经定型的企业,引导其在产品投放市场前进行商标注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向强势商标发展。 

全省广大工商干部紧紧围绕商标兴省战略,高度重视商标保护工作,坚持"多规范、少处罚,多指导、少指责"的原则,把服务理念贯穿到执法工作全过程,全力维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据统计,2008年至2009年,各级工商部门坚持以日常监管为重点,加强工作指导与协调,认真开展了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共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259件,罚没款302.76万元。 

在举世瞩目的重大活动中,陇原工商人同样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积极开展了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专项整治工作。截至2008年10月底,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4142人次,检查经营企业和个体户30117户,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1431个,整治重点区域756处,进行行政指导等行政措施570次,查处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用权案件85件。在奥运会火炬在我省传递及奥运会召开期间,全省奥林匹克专用标志市场秩序良好,受到北京奥组委的高度评价。 

今年,在开展世博会标志专用权专项整治工作中,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世博会标志专有权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甘肃省保护世博会标志专用权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处置小组,各项整治工作重点突出、分工细致、责任到人,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凝聚力量:培育品牌涌动沃土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7月5日,在首届甘肃商标节隆重开幕前夕,张绪胜局长告诉记者,今后,全省工商部门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高举服务经济发展的旗帜,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大力培育中国驰名商标和甘肃省著名商标,努力将甘肃培育成为品牌涌动的沃土。具体而言,就是继续深入开展"商标强企、商标富农、商标维权"活动,采取"强起来"、"走出去"、"活起来"措施,从更高层面、以更大力度推动全省推进商标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 

一是"强起来"。坚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以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特色农业为重点,着力在全省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驰名商标和甘肃省著名商标,增强我省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实力,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进企业以商标为凝聚点,整合企业的技术、管理、营销等优势,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全省注册商标总量达2万件,驰名商标达40件,著名商标达700件;到2020年,全省注册商标总量达3万件,驰名商标达80件,著名商标达1000件。 

二是"走出去"。目前,我国企业商标国际注册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逐一国家注册,二是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三是区域性组织商标国际注册。大力加强商标国际注册的宣传、培训和咨询工作,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优势企业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实现国内外注册商标总量与全省总体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商标成为我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有力支撑。 

三是"活起来"。工商部门将引导企业以商标专用权许可、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等方式开展经营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商标无形资产的价值。尤其是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是将企业无形资产有形化、市场化、资本化的重要途径,必将一定程度上破解企业的融资困难,成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积极创造条件,推动设立实施商标战略专项基金,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认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给予表彰奖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辽阔神奇、美丽多姿的陇原大地,一定会绽放出更繁多更亮丽的商标之花! 



客户服务热线:86-754-88282008 88922008 82882008 82992008
传真:86-754-88282008 手机:13353082008 Email:88@2008IT.cn
公司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金环路建南花园11栋楼下   本站是汕头市专利协会会员单位
是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潮商”杂志理事单位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汕头市法律服务所 王晓东(主任)律师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06095137号 本站通用网址:京奥、京奥商标网、汕头商标网 本站广告位置招商
 汕头市京奥网络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2-2008 中国电信及广东网通提供网络 邮编:515041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