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广告监管和执法如何更好地融入科学发展的大局,这次解放思想转变作风讨论中,仍然需要认真地去思考。这实质上也是看我们有没有树立科学监管观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商标广告工作一定要按照监管科学化的目标和要求,认真地去梳理去践行,同时务必把握好依法监管这个基本。一些不符合监管科学化的执法理念及目标、方法和手段,要力求做减法,而对于职能赋予的、符合监管科学化目标和要求的要不折不扣地去实施,而且要多自选动作。比如,“议题管理”成果不要局限于一个分局管辖范围,有相同或类似问题的异地要拿来共享,也可以视问题自行确定“议题”,开展重点监管,监管的成果也让别人分享。要用复制粘贴办法去处理商标监管和广告监管工作,通过探索和分享达到完善,并进而形成监管合力。另外,对于违法印制商标和发布虚假广告行为的监管,由于均是源头出的问题,源头利益驱动导致审查把关缺失,最终致使违法“产品”出炉,事后监管往往被动。因此,监管重心不但要前移,更要下移,要有“网管”的理念,用“网管”的技术手段,扩大广告监测覆盖面,尽可能在事中发现印制企业或广告媒体的违法行为,经“过滤”,查大戒小。因此,现在的商标印制企业监管软件和“五项制度”,以及商标管理“三书”还要不断完善。同时要明确重点,对广告受众影响最大的医疗保健、药品信息服务、网上非法涉性等广告,实施跟踪监测和重点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