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分类 | 商标新闻 | 商标知识 | 交易须知 | 海外注册 | 专利常识 | 专利分类 | 专利检索 | 专利申请 | 商标查询 | 商标注册
保护监测 : 法律法规 : 资料下载 : 企业简介 : 证书展示 : 商标在线咨询 : 公告


历经6年艰苦维权“黄山”“迎客松”商标 完璧归皖

发布时间:2011/10/29 17:16:13 来源:合肥在线 浏览次数:180
 继皖鄂“天堂寨”景区商标历经8年之争于去年尘埃落定之后,近日,被抢注已久的安徽两大景区商标——“黄山”和“迎客松”在历经6年的艰苦维权之后,也终于在同一天正式回归黄山旅游股份公司。从国家商标总局得知这一消息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6年来全程参与这场知识产权之争的中科大知识产权主讲教授、汇众知识产权负责人郑舫挺,听他讲述黄山和迎客松景点商标归来背后的故事。

    领命时曾倒吸一口凉气

    郑舫挺回忆,那是在2006年6月的一天,他忽然接到黄山市工商局商标科的电话,要他立刻去黄山商讨景点商标注册规划的事情。“到了黄山工商局,我发现所有的局领导、商标科科长和黄山股份相关负责人都在座,一脸的严肃,我才知道黄山景区的核心商标被大量抢注,其中‘黄山’景区商标已被一家旅行社注册十多年之久,‘迎客松’景区商标也被东北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抢注了3年之久。我们的任务是立刻展开调查,拿出方案,尽快解决‘黄山’、‘迎客松’商标回归的问题。”

    郑舫挺坦言,接到任务后他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自2001年《商标法》修改后,国家允许个人注册商标,于是一大批职业商标注册人应运而生,他们往往预先注册一大批各类商标,而后待价而沽,近年来发生了一批商标抢注事件,而像黄山股份这样著名的上市公司核心商标被抢注,后果十分严重,而抢注者一般肯定不会轻易放弃,回归之路必然艰难。

    抢注者曾“狮子大开口”

    事实果然如他所料。郑舫挺带着他的团队驱车几千里,经过一系列侧面接触和调查研究,越发感觉事态的严重。首先,黄山商标的抢注者原是一家国有企业,正在实施民营化改制,该企业深知黄山品牌的价值,开口就是上千万元的赎回费用,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原属国企的黄山商标即将落入私人囊中,重大国有无形资产必然流失;而与此同时,迎客松商标的抢注者是东北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这个人同时也是一个职业炒标人,宣称“迎客松”商标是他的最爱,是合法取得,不可能转让。

    “如果通过赎买之路,黄山股份要付出数千万元的代价,显然这会严重损害企业的品牌权益,唯有通过法律途径开展维权。”郑舫挺为此专门奔赴北京,拜访了多位商标法专家,通过分析大量一手材料之后,一个综合利用法律手段,夺回商标的数万字实施方案交到了黄山市工商局和黄山管委会手中。维权方案曾被搁置1年

    郑舫挺说,因为维权方案涉及众多法律条款,同时必须动用法律、行政、舆论等多重工具,而在具体操作上,又要综合采用商标争议、复审、驰名商标认定、商标不使用撤销、不正当竞争诉讼等诸多法律手段,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将影响整个维权的结果。“鉴于整个维权过程复杂,耗时又长,起初黄山市工商局内部也有争议,认为方案虽然节约了经费,但耗时太长,结果不得而知,因此实施方案一度暂时被搁置。”郑舫挺介绍,而此时,听到风声的黄山和迎客松商标抢注者也通过第三方宣称还要涨价,于是一场更大范围的方案讨论在省工商局、黄山股份和汇众知识产权公司之间开展,足足历时1年之久。

    “最后还是前黄山市委书记,现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臧世凯指示要搁置争议,通过法律渠道以最小的代价夺回黄山、迎客松景区商标;时任黄山管委会书记程迎峰和黄山股份总裁许继伟随即也表态,即使谈判赎买能够达成,也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因为股份公司的所有资产是国有资产,保护国有资产责无旁贷。”

    6年维权终于完璧归赵

    于是,艰苦的品牌维权开始了,在有限的经费下,郑舫挺和他的团队对抢注者展开了法律、行政和舆论的攻势。“按照法律规定,商标近3年要有合理使用,否则就可以予以撤销。尽管抢注方提供了一些商标使用的证据,但我们锁定了他们近3年使用商标的诸多案例后,找到了更多更扎实的证据来证明他们是虚假使用或使用不当,由此成为这场维权中我们获胜的关键。”郑舫挺介绍,在国家工商总局有关专家以及安徽省工商局商标局局长刘国建、安徽省旅游局监管处处长金鸣的指导下,最终,黄山、迎客松商标回归美丽黄山,两个商标完璧归赵的花费只用了50万元还不到,挽回了数亿元国有资产的损失,而抢注者也鸡飞蛋打,连抢注成本也没有收回。

    “其实我现在最想敬告广大挣扎在被抢注商标旋涡中的企业,要学会积极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商标权利,不要轻易去购买抢注者的商标。”郑舫挺认为,虽然商标法采取的是申请在先原则,但事实上还是提供了很多救济手段。“第三次修改的商标法将在今年12月颁布实施,商评委的审核过程将从过去的2次减少为1次,将来企业维权时间也会大大缩短。”黄山批量注册特色商标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从这场商标维权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的黄山风景区管委会结合“十二五”期间景区发展规划,也正式启动了黄山商标注册工作。预备申请注册的商标将以黄山风景名胜资源为基本素材,如“迎客松”、“天都峰”、“飞来石”、“人字瀑”、“梦笔生花”等等,涉及旅游、文化、建筑、工艺、制造等各类商标。黄山风景区将分别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旅游集团公司和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进行商标注册,注册后许可给地方的经营实体使用,全方位保护黄山景点的品牌价值。

    ■新闻链接

    安徽景区商标屡屡被抢注

    从2001年以来,黄山、天柱山、天堂寨、巢湖、琅琊山、紫蓬山等知名风景区(点)名称都被外省和他人注册。虽然安徽省商标局每年都举办景点经营者的品牌培训班,但旅游企业总体的商标意识还是比较淡薄。

    其中,“黄山”旅游服务类商标的注册者是一家旅行社,当年“黄山之旅”的无意注册却成了黄山景区注册中文商标“黄山”的“绊脚石”,因为我国商标法规定,同类商标不可注册类似商标名,“黄山之旅”在先,导致同类“黄山”只能注册英文版的黄山旅游服务类商标——“HSTD”。而“九华山”旅游服务类商标则被青阳县朱备镇企业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注册,这家乡镇公司一口气委托商标事务所申请了42类“九华山”商标,因此九华山风景区只能以“九”字变形的山峰图案来作商标。而肥西紫蓬山风景区在对“紫蓬山”商标的全部45大类进行“打包”注册申请过程中也发现,“紫蓬山”商标已在农副产品加工、植物种子、学校、矿泉水和饭店等行业方面被一些私营企业和个人抢注了。此外,“天堂寨”、“天柱山”旅游商标也都被湖北和福建抢先注册。全省2000多家旅游企业,但仅有不到10%的企业注册了商标,著名商标数量很少,驰名商标一件没有。

    景区品牌一旦被抢注,对景区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景区要想追回商标,程序很复杂,难度非常大,并且很多景区承受不起打官司的费用,在被抢注的商标类别范围内,被抢注者通常要么放弃商标的所有权,要么花巨资买回商标所有权,要么就向商标权利人每年交纳许可使用费。很多景点经营者、管理者大多把精力集中在景点促销上,而忽视将商标进行注册和保护,最终耗资打造的旅游品牌却被当做他人嫁衣。从去年开始,安徽启动“旅游企业品牌化建设3年行动计划”,帮扶安徽旅游企业提高商标意识。■专家观点

    ■延伸阅读

    抢注不应被扣“恶意”帽子

    由于景区疏于保护,对注册商标的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很多时候让部分企业和个人有机可乘而被抢注了商标。部分遭抢注的商标在网上倒卖的事情引起了部分民众的愤怒,称之为“恶意”、“投机倒把”,更有人直言应该判定恶意抢注者为“盗窃分子”,不仅要判定抢注无效,还应该对这部分人加以惩罚。知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表示,景区商标遭抢注基本不存在恶意的问题,抢注者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利,只要注册人遵守了市场经济的规则和现行法律,抢注商标的行为不应该被扣上“恶意”的帽子,除非注册人主观上有诋毁、丑化景区形象的恶意。

    地名属公共财产不应被抢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德谦认为,有关法律应该作出明确的规定,不管是法人还是自然人,注册商标必须是商务活动的需要,必须有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才有注册商标的必要,并且要获得工商营业的许可执照。地名等跟物质性财产一样,属于公共财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国家财产和公共财产,任何人都不能独占,无论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要想以地名注册商标,就有可能把公共财产变成个人的独占。此前已经出现过某旅行社把三峡注册成自己的产品商标,后来经过商标局的裁定,这种注册无效。

    景区商标注册不宜一拥而上

    知名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认为,景区的商标被抢注,反映了在很长一段时期旅游经济产业链的延伸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没有认识到有影响的景区品牌注册为商标可以转化形成巨大的商业价值。另外,景区固然应该重视商标潜在商业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景区都需要去注册商标。九寨沟、峨眉山、黄山、故宫等世界级或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旅游景区应该注册全部门类的商标,以尽可能全方位地保护自己,而对于只具有区域性影响的旅游景区,则应该集中注册跟旅游产业链延伸有关的商标,普通景区可根据当地的资源和特色,注册一些商标。 景区如何才能保“名节”

    注册商标是保护旅游品牌的唯一途径,其次要注册和景区或者当地的资源相关的产品或服务上保护这个品牌,从而保证旅游经济产业链的延伸。

    按照《商标法》规定,商标申请后有3个月的公告期,公告期内任何与此商标有关联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提出异议,只要理由充分,该商标就不能得到授权;此外,如果这个商标已经拿到商标注册证,拿证后5年内景区还可以提出争议。因此企业要高度关注与自己品牌有关的注册动向,及时制止抢注,避免后患。而旅游景区最全面的注册策略就是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在防御商标指定的商品或服务上,他人申请相同或近似商标的注册将被驳回,同时为景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不过这种商标注册成本比较高,各景区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来选择注册方式。

    旅游商标抢注后的应对策略包括:

    1.增强旅游商标意识。

    2.亡羊补牢。对已经知道被抢注但是还未超过商标注册公示期的商标,有关部门应积极寻找补救措施,及时提出异议阻止对方成功抢注。

    3.采用商标占位术。旅游景点管理者或开发商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商标“大占位”、“防御性占位”、“超前占位”战略。“大占位”,就是占满每一大类商品商标中的每一个位子,取得所有商品的商标独家专用权。“防御性占位”,就是把自己的商标连同其他图案文字形似音同的都作为商标注册完,防止别的企业借来做文章。“超前占位”即是指在牌子刚打出的同时,就采用占位术来保护自己的品牌。



客户服务热线:86-754-88282008 88922008 82882008 82992008
传真:86-754-88282008 手机:13353082008 Email:88@2008IT.cn
公司地址:广东省.汕头市金环路建南花园11栋楼下   本站是汕头市专利协会会员单位
是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潮商”杂志理事单位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汕头市法律服务所 王晓东(主任)律师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06095137号 本站通用网址:京奥、京奥商标网、汕头商标网 本站广告位置招商
 汕头市京奥网络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2-2008 中国电信及广东网通提供网络 邮编:515041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