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盐池滩羊出了名,羊肉就供不应求了。去年,我们园区的盐池滩羊每公斤卖到48元。”2月2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宏翔养殖园区养殖大户史俊说。依托盐池滩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盐池滩羊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22个大城市,为养殖户带来可观的收益。
2008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自治区工商局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该局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黄河金岸建设、中阿经贸论坛及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全系统推行商标指导员制度,对商标培育、注册、管理、保护等提供“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自治区工商局建立了商标经济户口、商标查询系统数据库和驰(著)名商标培育库,指导培育了一批区域性主导产品地理标志、沿黄城市带旅游服务商标和清真食品商标等优势产业商标集群。
目前,自治区已初步形成以驰名商标为龙头,以著名商标为骨架,以有效注册商标为基础的地方商标体系,形成了以中宁枸杞、香山硒砂瓜、兴唐米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商标群,以盐池滩羊为代表的特色畜牧业商标群,以圣雪绒、汇川、绒典为代表的轻纺工业商标群,以老苗、夏进为代表的清真食品产业商标群,以QTX、NXZ为代表的重工业商标群,以御马为代表的葡萄酒产业商标群,以华纳、金力成为代表的机电工业商标群,以泰瑞为代表的制药业商标群等。这些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商标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驰名商标的集聚效应和引领作用,有力地推动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增强了区域竞争优势。
在中宁县,枸杞是特色产业,更是该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红色名片”。近年来,中宁县以“商标富农、品牌兴县”为目标,采取市场牵动、企业带动、政策推动、社会联动等方式,培育、催生出宁夏红、早康、杞芽等一大批知名品牌。
“品牌战略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产业链条的延伸,拓宽了枸杞销售市场,市场认知度高了,价格自然就上去了,最受益的还是农民。2011年枸杞产业产值约18亿元,全县枸杞产业从业人员突破20万人,农民来自中宁枸杞的人均收入达2800元。”中宁产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孟跃军介绍说。2010年,中宁枸杞商标价值达30亿元。目前,中宁县以中宁枸杞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和资本为主要纽带,通过合作、租赁、挂靠等多种形式,对中宁枸杞生产、加工、营销企业以及科研、开发、科技服务的社会团体进行系统整合和战略重组,集中资源和优势,进行优化配置。中宁枸杞发展的集约优势已经形成,以大产业、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模式,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开拓更宽更广的国内、国际市场,提升中宁枸杞市场占有份额和竞争力。
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自治区商标申请注册总量达13053件,拥有注册商标8963件,其中驰名商标24件、著名商标287件,分别比2008年增长140%、68.5%、380%和51%。目前,自治区每373件注册商标中就有1件驰名商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西北五省区第一。自治区24件驰名商标中,有9件是去年新被认定的,一年内驰名商标新增数量居西北五省区第一。
自治区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马云海表示,自治区工商局将继续按照“自治区著名、全国驰名、世界知名”的梯次发展思路,结合自治区实际,着力拓宽商标发展领域,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的品牌商标,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张珍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