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家居导读】张女士买回万元多“品牌”橱柜一套,做梦也想不到,老板和店员表面笑脸相迎,暗中会涮自己一把,将柜体、柜门分别产自青岛和烟台的真相蒙在鼓里,新装好的柜子问题不少,得大卸八块、重新换板才能用,自己花钱上火,老板拒绝退货。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的张女士买回万元多“品牌”橱柜一套,做梦也想不到,老板和店员表面笑脸相迎,暗中会涮自己一把,将柜体、柜门分别产自青岛和烟台的真相蒙在鼓里,新装好的柜子问题不少,得大卸八块、重新换板才能用,自己花钱上火,老板拒绝退货。直至工商执法人员介入调查,堵在心中的满腹怨气才全部吐出。围绕纠纷原委和处理结果,橱柜从看样、签约、送货到组装的每一环,都有哪些讲究和常识,记者经走访、调查,现介绍给读者。
买方花钱上火:工人心不在焉 老板后露真情
2012年3月18日,张女士在一橱柜专卖店看样品,听老板和店员说,是产自上海和北京的“品牌”货,见款式和色彩不错,就定制地式、吊式橱柜各一套。11月2日,双方正式明确设计方案,张女士交付总货款14300元。
同年12月3日,店方工人到新房组装。因单位工作忙,张女士就将家门钥匙放在店里。12月8日,看到柜子难以置信的糊涂象时,再联想店里展厅标致的样品和花的一万多元钱,一股邪火直蹿脑门。原来,地柜上的台面板正面接缝均不在同一平面,一地柜内板表面上,有团大如鹅蛋的烤糊圆圈;一组吊柜内板表面有钉眼四个,另一柜子内板表面被水浸出大如成人手掌的水渍印,有的顶板、中板、底板豁着三条切割缝隙。此类板共计8块。
12月10日,店老板看现场时,经张女士再三追问,才承认柜体、柜门分由青岛和烟台市芝罘区两家工厂进货,并承诺联系青岛厂家,尽快重换柜板。
张女士放心不下,次日找另一家大“品牌”店的师傅到家里看。师傅说柜子台面、柜体、柜门是依序组装的,若换新板,要全拆、重组,其美观和稳固性就完全“变味”。
张女士想到自己要的“品牌”柜,竟变成“杂牌”货,就要求退货,老板一口拒绝。
12月12日,张女士和老板为如何赔偿,一起吵到该市工商局芝罘分局。
老板搬出理由:橱柜产自两地 这些都是“行规”
橱柜柜体、柜门缘何不是一个“妈”所生呢?
执法人员调查时,老板说卖出的柜子并无厂家商标,所谓“品牌”就是该店店名,其模式同生产汽车一样,都是“行规”。
那么此类制品究竟如何生产呢?一专营某“品牌”橱柜已数年的经理透露,目前上市橱柜分“品牌”、“杂牌”、“无牌”三类,工厂都有自己的板材、附件配套供货商,三类产品的区别,就在板材、附件采购和外销时,是如何“捆绑”的。像“品牌”柜的柜体、柜门、台面材料和五金件由附属厂家分别供货,柜体、柜门、台面由总厂加工,制品打上统一“品牌”外售,但绝不允许自己产柜体,从外厂进柜门、台面成品,再打统一“品牌”旗号上市。不过“杂牌”、“无牌”的可如此经营,但要明确告知。
谈及本案店铺做法是否对头一事,不少专卖店经理认为,若经营“杂牌”、“无牌”柜子,就不能以“品牌”名义出售,而且柜体、柜门、台面厂家分别在哪里、材质如何等真情,均要向买方如实说明,否则就是骗人。本案店铺老板和店员强调,张女士当时未问工厂在哪里,就无必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