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黄金公司在香港起诉一家在内地拥有近400家仿冒“中国黄金”门店的“香港中国黄金公司”获胜,法院判决禁止“香港中国黄金”侵犯“中国黄金”商标、影射业务行为,要求其更改门店名称。昨日记者从中国黄金福建品牌运营中心获悉,目前内地类似仿冒“中国黄金”门店的金店总数达到了近千家,福建省至少有10家“香港中国黄金”门店,其中福州至少有3家,按照香港法院判决,上述这些门店将面临摘牌风险。
正宗“中国黄金”福州只有3家
据悉,中国黄金公司于1979年起便使用“中国黄金”商标在内地销售贵金属产品,目前在内地营运1600家首饰零售店铺。据该公司披露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仿冒“中国黄金”品牌在全国有近20个,店面则有近1000家,除了少量的单店经营外,其他还有近10家全是在香港注册皮包公司后在内地开店。
其中被起诉的“香港中国黄金有限公司”在香港无任何实体店铺,但在内地却拥有近400家挂着“香港中国黄金”招牌的连锁店。这些仿冒店铺所使用的商标和LOGO(即商标图案)多达十几种,但一个共同特征是在店铺招牌上刻意放大突出“中国黄金”字样,造成故意混淆。
福州也有“香港中国黄金”门店。昨日记者在“中国黄金集团(香港)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上看到,目前福建省福州、厦门、晋江等地共有“香港中国黄金”10家门店,其中在福州包括万象城门店、金山大润发门店、福清环球广场门店在内共有3家。
“我们在福州地区只有包括东街东百专柜、元洪东百专柜、五西路旗舰店在内的3家门店,除此以外的‘中国黄金’专柜均是仿冒中国黄金品牌。”昨日中国黄金福建旗舰店店长刘耀华告诉记者,仿冒门店在黄金产品及经营业务上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对于仿冒门店,刘耀华表示,他们的做法是只要消费者举报一家假冒,公司就打假一家。
福州涉嫌仿冒商标金店仍在营业
据介绍,中国黄金集团于今年1月在香港高院起诉“香港中国黄金公司”并获胜诉。法院裁定,禁止“香港中国黄金”上述侵犯商标及影射业务行为,要求其更改名称,新名称不可包括“CHINAGOLD”及“中国黄金”字眼。
香港高院此次裁决勒令被告“香港中国黄金”必须在14天之内采取措施,根据中国黄金本月18日收到判决书的时间点来看,上述假冒中国店铺在5天之内(截至4月1日)必须摘牌,而若不执行,中国黄金集团称将根据法律采取强制性措施。
昨日下午,记者根据“中国黄金集团(香港)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上的门店地址来到福州万象城一楼“香港中国黄金”门店。记者发现门店仍在正常营业,门口“中国黄金”字样的招牌也特别显眼,不过走近一看“中国黄金”四个字前面还有“(香港)”二字,此外招牌上还有元宝图案。记者看到该门店柜台上有黄金、铂金、钻戒等首饰销售,而这些首饰产品上并无“中国黄金”印记。记者询问“中国黄金”品牌归属及“摘牌”一事,店内三四名工作人员均表示并不清楚。据了解,此前该门店有各类金条销售,不过昨日柜台上这些金条已不见踪影,店员称“现在已全部卖完了”。
昨日记者致电采访中国黄金集团(香港)股份有限公司。对方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张先生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现在有多个珠宝商经营“香港中国黄金”品牌,但具体商标外观各不相同,有的带有草书“龍”字,有的是带有金元宝图案;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本次起诉的对象为带“龍”字的香港中国黄金有限公司,本次事件和中国黄金集团(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没有直接关系。
此外,香港中国黄金有限公司客服中心工作人员昨日告诉记者,该品牌在福州地区没有门店,他们的门店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湖南等地。
如何辨别真假“中国黄金”
据了解,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是我国黄金行业中唯一一家中央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黄金企业。由于其产品质量信誉较好,“中国黄金”四个字在市场上比较有影响力,而中国黄金集团对这四个字申请商标保护尚处于受理阶段,因此被不少商家搭了顺风车。
那么市民如何辨别真假“中国黄金”产品?中国黄金福建品牌营运中心相关负责人提醒称,市民购买需记住以下特征:认准中国黄金官方LOGO,它是以“CHINAGOLD”加上一个镶嵌在半圆环中的梯形金条作为标志,通体金色;中国黄金的投资金条,正面上端是LOGO标志,中间是竖着向下排列的“中国黄金”字样,背面光滑,从上向下竖排着“投资金条”4个字;凡正宗中国黄金门店,均开展出售和回购业务,交易价格和原则参照上交所。 |